我的家风很淳朴,家训更简洁,可能跟我祖上世代贫农有关,不识字,自然就说不出多么华丽的词藻。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做人要诚信,小时拿针,长大拿金”,现在,我总结了一下,可能就是“诚信做人,身正廉洁”。
小时候,家境比较贫穷,每天都盼望着父母能早点出去干活,留下的时光便成了我们的天堂,那时候娱乐工具比较少,最经常玩的就是躲猫猫,或者打弹珠,又或者用纸折成的“东南西北中”……可能贪玩好动,也可能是饮食不均,每每下午,早已饥肠辘辘,小伙伴们陆续回家,拿出他们的零食和水果,贪婪的吃着,每当这时,我都只能眼巴巴的望着。可能是姐姐饿了,也可能是姐姐心疼我,有一次,依旧是疯玩之后,姐姐把我拉到一边,把一个苹果塞在我怀里,让我抓紧吃完再去玩,那时候年少不懂,也不问苹果哪里来的,抓起就吃,吃完继续玩,那天玩的很疯,也很晚。回到家,迎头撞见的是父母严厉的目光,恍然感觉我吃的苹果是姐姐在小伙伴那偷的,当然,姐姐没有承认。那天,我和姐姐被打到很晚,按照现在流行的话就是——“男女混合双打”。母亲也哭到很晚。第二天,母亲把我和姐姐叫到房间,教诲我们:人穷不能志短,偷了就要承认,不是你的东西不要拿,小时拿针,长大拿金,下次再拿别人一次东西,这就不再是你们的家。
随着年龄的推进,小伙伴们陆陆续续的走入课堂,我的游乐场也从外面渐渐转入到了家里。记忆里,家里有一个陶瓷酒壶,壶嘴上有一个栩栩如生的小鱼,倒水的时候,小鱼就会转,煞是好看。妈妈说,那是外婆的陪嫁,长大了才可以碰。就这样,因为好奇心,有一次趁着爸妈不在家,姐姐去上学后,偷偷拿出来,欣赏着小鱼,结果一不小心,盖子摔成了两半,因为年少,只想着怕挨打,赶紧把盖子拼好,和酒壶一起放了回去,然后就出去玩去了,也就忘记了这事。转眼就到了晚饭,妈妈端出热气腾腾的饭菜,爸爸拿出酒壶准备小酌一杯,结果刚拿酒壶,盖子一滑,哐当一声,酒壶碎了,妈妈闻声跑了过来,呆呆的望着地上的碎末,因为白天家里只有我,所以,我的辩解瞬间也就苍白无力了。晚饭,吃的很安静,也很漫长,当然,屁股上也多了几道柳条痕。晚上,妈妈问我,盖子是你摔碎的吧?我沉默。妈妈再一次语重心长的告诉我说,你知道为什么打你么,不是因为你打碎了东西,打碎了东西应该承认,祖上的东西可以碎,传下的品行不能丢,东西碎了可以再买,诚信丢了再难回头。那晚,我彻夜难眠。
“做人要诚信,小时拿针,长大拿金”,这句话,从此也时常挂在了母亲嘴边,虽然我们没有再说过谎,但是这句话,依旧伴随了我的童年,随着上学离家越来越远,母亲的教诲也越来越勤,父母在学历学识可能不如自己,但是在做人做事上是自己无法攀登的高峰。毕业后我有幸进入了公务员队伍,耳边更是时常响起母亲的电话,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虽然很严厉,但是依旧在牵挂着我。
这,就成了我的家训,虽然很简朴。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风家训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乐善好施”等等早已体现古人对家庭和个人修养的阐释。作为华夏儿女种族的延续,今天我们继续的不仅仅是血缘的传承,更重要的是弘扬祖辈们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关于我自身来说,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我才得以不断成长为一个永远比过去更好的我,成长为一个更有责任心的人。同样,我也相信,在以后的公仆岗位上,无论身处何地,无论居于何职,我也都能将自己良好的家风继续贯彻下去,并且影响更多的人,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合肥市工商局 陈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