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严父的家训

发布时间:2017-09-28 11:16 浏览量:

在我的印象里,父亲一直是个有时代感的人,他是生于50年代末的老党员,有着那个年代的较真、刻板和严肃,是个典型的中国式严父。他在家的时候,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惊扰到他,对于他说的话,我极少有过反对,因为畏惧父亲,我从小就会察言观色,极少表露自己的真性情,对此我曾一直认为是迫于他的威严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如今我也到了而立之年,不再喜欢周末疯玩或者昏睡,常常在午后静静打发时间的空隙回想小时候的事情。时间虽久远,但父亲的所作所为却渐渐明晰。

小时候的家住在农业局大院里,整个大院的孩子都是童年的玩伴,大家年龄相近上学也在一起上。有个车姓同学和我一个大院,大家同年也正好同校同班。小时候的周末,印象里父亲都是在看书写材料,因此,父亲在家的大部分周末我也只能在书房呆着写作业看看课外书。在我写作业看课外书的时候,总能看到车姓同学骑着小自行车和别的小伙伴欢声笑语的经过,那个时候年纪小,只觉得非常羡慕,羡慕车姓同学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羡慕她有洒脱不专制的父母。但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就是车姓同学羡慕我的时候了,因为经常看书写作业,我的成绩自然比车姓同学要好。记得三年级那年暑假,那会空调没有普及,我们院里一家老少都在晚饭后出来闲逛对着月光乘凉,车姓同学的父母不知为何突然斥责起孩子来,那个年代无论再开明的父母都会在意孩子的成绩,车姓同学已在小声啜泣,这时我凑过去问车姓同学考了多少分,在听到她的分数后报了自己的分数并得意地看向父亲,心下是想父亲表扬表扬我的。父亲目睹这一切,当时并未说什么,回家后关上门就批评我,父亲问我为何在那个场合那种情况下炫耀自己的成绩,他告诉我,不可以在别人不如意的时候说自己的得意事,这样做不合时宜,显得没有眼力价。当时的我自然不能理解通透,但也只好按捺下等待父亲表扬的委屈,点头附和。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我初中的时候,那时父亲几经职位调整已在市财政局就职,也进了局里领导班子。父亲很少在家里说工作的事,我也很少细问,但每当逢年过节,总能听到父亲客气又坚定的婉拒别人的到访。有一次,记得是一个冬天的夜晚,一个相熟的叔叔来家里做客,他和父亲寒暄许久,做完作业的我下楼来和叔叔打个招呼,没一会叔叔起身就要走,我爸就去楼梯后面换鞋准备送客,这时候叔叔拿了一沓钱放在我家沙发垫下面,冲我笑了笑就出门了,等父亲送完客回来我才告诉父亲沙发垫下面有一沓钱,父亲一听大惊失色,拿了钱就追出去,过了好一会,父亲才挟裹着寒风走进家门,两手空空荡荡。这次父亲没多说什么,但我却记在心上。直到几年后,我要上大学的时候,父亲那晚酒喝得多了点,趁着酒劲对我说对不起我,没有给我创造更好地条件,但他无愧于心,没有利用他的职位拿一分不属于他的钱,是的,说出来的对话如同主旋律的电视剧台词,但我知道这是严肃的父亲最朴素的剖白。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和每个普通人一样经历毕业,工作,恋爱以及结婚生子,工作中遇见过形形色色的人,直到我偶尔失败,而别人看着热闹幸灾乐祸时,我才懂得父亲那句“失意人前莫说得意事”的深刻含义,才懂得什么是互相尊重的竞技精神;直到我自己从事财务工作,直至作为财务负责人,面对数额巨大的财物,我才懂得父亲对于职业操守和党性的坚持,我才发现原来年幼耳濡目染的家训早已流淌到血液里,是我昂首挺胸做人的一部分。再回头看那时的自己,除了畏惧父亲的严厉,更多的是对于父亲的尊敬,而我也将带着这份崇敬,把父亲树立的家风家训不断传承下去,使之历久弥新,更添光彩。


                                          (合肥市城管局 黄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