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党史馆长讲党史:送给老百姓最好的见面礼

发布时间:2021-04-30 10:2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编辑:合纪宣 浏览量:

最新一期的2021年第九期《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了合肥市纪委监委会同渡江战役纪念馆推出的党史馆长讲——《渡江战役纪念馆——送给老百姓最好的见面礼》党史学习教育图文、视频稿件。



“渡江战役的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渡江战役纪念馆参观时十分感慨地说了这样一句话。渡江战役纪念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渡江战役的军事题材纪念馆,再现了1000多万军民奋勇向前,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划江而治”企图的壮阔场景。



一个纪念馆就是一处精神高地。渡江战役纪念馆中展陈的一件件文物,既是渡江战役的历史见证,又是催人奋进的力量源泉。


1949年渡江战役前后,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和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人民群众掀起了“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支前热潮,可老百姓何以无私的支援人民军队、支持中国共产党呢?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早起的老百姓推开家门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蒙蒙细雨中,马路两边湿漉漉的水泥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军装、怀抱枪支、和衣而卧的解放军战士!原来,为了不打扰市民,战士们选择露宿街头,这样严明的纪律,赢得了上海人民的热烈拥护,同声称赞这是“仁义之师”。他们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军队。”还纷纷挂出红旗,打出“欢迎解放军入城”的标语。



雕塑“抢滩登陆”刻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过长江,向国民党军阵地冲锋的画面。


其实,上海战役打响前夕,邓小平、陈毅就在邻近的江苏丹阳,为了保护上海市民,保全上海经济命脉,对部队进行整训,还拟定了这份《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草案。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市区不得使用重武器;二是官兵不得入民宅。草案上报中共中央后,得到了高度赞肯,毛泽东在来电上异乎寻常地批复了8个大字“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可当这份草案在部队颁发后,引起了一些议论,有的战士提出:“万一遇到下雨天,伤病员怎么办?”陈毅坚定地回复:“不管是谁,没有特殊,必须无条件服从,不入民宅就是不入,天王老子也不行! 我们要把上海完整的交还给人民,这是给百姓最好的见面礼!” 经过思想动员,战士们纷纷表示要克服困难,严格遵守纪律。

1949年5月12日,上海战役打响。在苏州河畔,解放军被对岸高楼上的国民党军机枪封锁,部队伤亡惨重。大家纷纷激愤地质问指挥员:“不允许使用重武器,是资产阶级的大楼重要,还是战士的生命重要?

解放军27军军长聂凤智思前想后,含着眼泪做出决定:“谁敢擅放一炮,军法处置!上海就是我们的家,四百万父老乡亲、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经过反复讨论,部队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我们是人民的军队,用我们的鲜血和牺牲换取上海的完整、人民的安全,是值得的! 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打开了上海新世纪的大门。7000多位英烈,在上海解放的前夜,长眠在了这块土地上。

《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是这段历史的最好见证,也是开篇的答案所在。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民军队时刻秉承严守纪律、牺牲为民的革命精神,人民才会毫无保留地支持革命、支持中国共产党!



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各地中小学校组织人员来到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红色基因。


初心系于人民,使命为了人民,时刻牢记人民,这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也正是100年来中国共产党胜利的根本所在!

渡江战役纪念馆馆长 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