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答好新时代派驻监督高质量发展答卷
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组长 张胡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反腐败必须永远吹冲锋号。驻市生态环境局纪检监察组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纪检监察职责结合起来,为打造“城湖共生、宜居宜业”的生态名城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以践行“两个维护”为核心点,一刻不停全面从严治党。过去十年伟大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作为政治机关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一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高举旗帜、紧跟核心,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巢湖综合治理、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等工作,制定加强政治监督具体措施,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全市生态环保领域落地生根。
以一体推进“三不”为关键点,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鲜明宣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依靠自我革命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作为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力量,一要强化“不敢腐”的威慑,以查办案件为基础,统筹运用“室组地联动”等办案机制,深挖细查环评审批、生态环境执法、专项资金使用等方面问题线索,以零容忍的力度遏增量、清存量。二要筑牢“不能腐”的防线,以完善制度为抓手,扭住生态环保领域政策制定、决策程序、审批监管、执法司法等关键权力,推动驻在单位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制约。三要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开展集中加日常警示教育,把警示教育贯穿于党员干部培养、管理、监督的全过程。把廉洁文化纳入家庭文明建设,引导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以解决“急难愁盼”为着力点,持续不断增进生态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二十大报告激励我们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作为维护群众利益的主力军,一要倾听群众心声,深入开展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主动约访,倾听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让广大群众充分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纪检监察就在身边。二要紧扣群众诉求,及时跟进督促驻在部门推进大气污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村黑臭水体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改,积极回应群众关切。三要聚焦工作作风,下大力气深入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生态环保领域环评审批、监督执法、危废管理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加大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
以加强“三化”建设为落脚点,与时俱进锤炼过硬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作为纪律部队,一要强化政治铸魂,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品格,增强宗旨意识,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周例会制度、第一议题制度,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要强化学习提能,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培养斗争精神,勇于担当负责,不断提高监督执纪本领;坚持纪法贯通、法法衔接,用好纪法“两把尺子”,做到纪检监察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程序化。三要强化律己正身,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坚决做到执纪先守纪、律人先律己,自觉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用实际行动担负起党的二十大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光荣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