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我就来到防控点,墙头的花儿又开了几朵,花开就预示着希望已经来临。
一周前,我下沉来到包河区常青街道仰光社区,驻点在朱小郢城中村红星联合村民组,城中村的防疫任务比我预想中的要复杂一些,人员结构以祖居老人和外来租客为主,每天进出人员较多,主要有三大群体,一是外出采购生活用品的居民,二是复工复产的上班人员,三是陆续返肥外地人员。
今天,天气格外的好,阳光明媚,微风轻柔,墙头的花树正含苞待放。只见有村民从家中出来三三两两地在街头相互寒暄,仿佛淡忘了新冠病毒的危险。
阳光的温暖确实容易让人忘却危险,但此时正是战“疫”最吃劲的时候。随着复工复产带来的返城务工人员流动性的增加,如果这个时候稍有松懈,很容易出现问题。看到可爱的村民们边聚集,边用试探性地眼神打望着我们,我和“战友们”相互示意了一下,便立马开始分头劝导,让大家继续不松懈做好个人防护。经过和村民们一番较长时间的思想再动员,城中村很快又恢复了之前的宁静。
“姑娘,我想出去找工作。”一个四十出头的大哥远远的站在卡点内,焦急地问着我,看得出来,大哥是进城租房务工人员。
“大哥,之前可联系好意向单位了,准备去哪里找工作?”
“还没有,我打算去外面边看边找,就看那种张贴招工启示。”
“现在疫情还没结束,不少企业都还没复工。您可以先在网上看下招聘信息,看哪些企业在招聘,有没有符合的自己的工作岗位,通过电话跟招工单位提前沟通联系好,等疫情稳定了,出行安全了,再去上岗也不迟的。”我耐心的劝导着大哥。
“姑娘说得对,我回去先在手机上找找看,谢谢你了。你们每天都在这里站岗,真是辛苦啊。”大哥一边拿着手机准备查找一边答谢,就往社区里走去了。
“大妈,今天这么冷,您怎么还出来呀?又忘记戴口罩了呀?来,我这有一个给您戴上,您儿子没事,过两天就能来看您了,外面有病毒不安全,走,我先送您回家去。"一位年过八旬的大妈拄着拐杖蹒跚着步伐又一次来到了站点路口,老人平时一个人住在这里,她有一个儿子住在城东,定期会过来看望她。今年他儿子一家从外地过完年返肥,因为疫情防控需要被要求居家隔离两周,暂时没办法出来看望她。尽管社区的工作人员多次登门给老人讲明情况、送日用品,但作为母亲的她总是不放心,时不时地就出来等儿子。
同样身为母亲的我,很能理解老人的心情,把老人送到家中,我试着用微信搜索了一下老人兜里的电话号码,成功加了老人儿子的微信,通过视频连线,老人看到了盼望多日的儿子,一时间高兴的像个孩子一样,对着手机讲个不停......
日渐一日,在防控点的每一天忙碌而又温暖,来到这里,我从没有害怕过,因为我坚信疫情终将过去,温暖而又祥和的春天就要到来。(市纪委监委第三纪检监察室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