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阳: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20-09-08 09:08 来源:合纪宣 编辑:合肥市纪检监察网 浏览量: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

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庐阳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杨毅

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安徽时强调指出,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纪检监察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管党治党的重要力量,必须自觉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对标对表、知重负重,立足本职、真抓实干,持之以恒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第一,坚持在监督保障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上下功夫、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制度执行,增强“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和国家监督专责机关,必须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责、摆在首位,常态化推进“三查三问”,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一是聚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监督。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始终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和大政方针,自觉把各项工作摆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深入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二是聚焦抓好阶段性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监督。重点围绕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环巢湖生态环境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跟进监督、精准监督,确保取得实效。三是聚焦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强监督。坚持登高望远、未雨绸缪,督促各级党组织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扎实有效做好防范化解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风险和党自身面临的重大风险,以优异成绩向党中央及省委、市委交上合格答卷。

第二,坚持在持续优化党风政风上下功夫、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是党性问题,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践行党的宗旨,树牢群众观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坚定不移把党风政风监督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持之以恒反“四风”、纠“四风”。一是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纠正“多、推、虚、浮”等典型问题,认真落实市委“九减一增强”工作举措,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基层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担当实干、清正廉洁。二是严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保持正风肃纪韧劲,坚守重要节点、紧盯关键领域,坚决防止私车公养、请吃请喝、乱发津补贴等问题反弹回潮,坚决防止旧弊未除、新弊又生,切实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成为习惯。三是深入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聚焦政务服务、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重点领域,加强再监督再检查,压紧压实职能部门监管责任,严肃查处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第三,坚持推深做实常态监督,在整合凝聚监督合力上下功夫、见实效。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是纪检监察工作的“源头活水”,必须把监督挺在前面,抓早抓小,持续推动庐阳政治生态向善向好。一是加强信访举报的“关口式”监督。既要抓好一信一访的精准处置,也要善于运用辩证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做好一个单位、一个系统的生态研判,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预警。二是加强巡察工作的“解剖式”监督。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全面了解被巡察单位各个方面的工作,从中发现政治性、长期性、系统性问题,及时督促抓好整改。三是加强派驻工作的“常驻式”监督。聚焦驻在单位“三重一大”决策等重点工作,用好嵌入监督、廉政巡讲、风险排查等抓手,推动监督常在、形成常态。

第四,坚持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持续深化反腐败斗争,必须始终遵循“三不”一体推进,贯通把握惩治震慑、制度治理、提高觉悟,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聚焦征地拆迁、“三资”管理领域履职不力、浑水摸鱼问题,聚焦工程建设、国资管理领域优亲厚友、暗箱操作问题,聚焦少数职能部门人员执法违法、吃拿卡要问题,持续加大监督执纪力度,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办督办、直查直办、快查快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二是加强教育预防。坚持把纪法教育贯穿于纪检监察工作的全过程,坚持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利用近年来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深化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工作,切实发挥好案件治本功能。同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查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三是推进深化改革、补齐体制机制短板。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和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以及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或部门与时俱进,抓好制度查缺补漏工作,不断扎紧制度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