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晚报》合肥交通串起“廉”文化

发布时间:2017-02-13 10:47 编辑:合肥市纪委宣传部 浏览量:

在安徽首条地铁线上,打造包公园“廉”文化站点,开通“包公”主题列车,预计将围绕全市轨道交通布局串起“廉政”主题;公交6路日日徜徉在芜湖路上,“清风线”传递正直清新之气;全国首创,将收费亭打造成“清风亭”……在打造党风廉政建设中,合肥一直在努力。这其中,市国资委紧紧围绕企业特点,打造一批“廉”精品,增强了“廉”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和影响力。2月10日,记者跟随市纪委,走近他们。

[轨道交通]1号线上“廉”味浓

大型锻铜浮雕“包公生平故事”、“包公脸谱”艺术组合、“包公故里、清风热土”公益海报……当人们乘坐合肥地铁1号线,走进包公园站的时候,都被站内浓浓的廉政主题文化所吸引。

“这里靠近芜湖路包公园,所以选择‘包公园’站作为廉政文化主题站点,这也是地铁1号线上的唯一一个文化站点。”合肥市轨道交通公司纪委书记盛业华告诉记者。

在包公园站点内,记者看到,大型铜雕“包公生平故事”总长90余米,如此之长,并不多见。铜雕以写实为主,根据史料考据,提炼出十组经典的包公故事创作而成。

“少存大志”、“辞官尽孝”、“题诗明志”、“遗训家风”……这十个经典故事,完整地勾勒出包公铁面无私、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人物性格和精神。

与巨型铜雕的写实性不同,“包公脸谱”艺术组合以更轻松、更浪漫的文学、戏曲中的包公脸谱为创作元素。其中,选取了京剧、汉剧、越剧、庐剧、徽剧、黄梅戏等剧种中的脸谱造型。

“包公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廉洁奉公、执政为民的廉政思想。”由此,在站厅层的部分柱体装饰中,借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兰、竹、清风等形象和古诗词,以国画水墨的艺术语言抒发先贤高风亮节、两袖清风的精神气节,柱体装饰素净淡雅,以营造包公园站的廉政文化氛围。

交通布局串起“廉”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包公园”站“廉”文化交相辉映的,还有“包公”主题列车。

“合肥,我是霸气的”、“监督,我是严格的”、“违规,我是必究的”……甫一走进车厢内,列车门上包公的卡通图像就让人眼前一亮,浓浓的卡通气息随即扑面而来。

这些,也受到了众多老百姓的称赞。“这些卡通形象和名言警句准确地诠释了‘廉政’文化,不仅在视觉效果上让人耳目一新,也让廉政文化的宣传更深入人心。”75岁的王海竖在第一次乘坐地铁的时候,就印象深刻,情不自禁竖起了大拇指。

令人欣喜的是,如今,合肥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地铁1号线上的包公园站和“包公”主题列车,仅仅是一个开始。盛业华介绍,在接下来各条线路上的建设中,将结合合适的站点,打造廉政文化,串联成合肥地铁线上的“廉政文化”主题。“比如,如果地铁2号线未来延伸到肥东,肥东为包公故里,我们会选择相应的站点,进行打造,比如,将来的3号线走进磨店的话,我们也会好好研究。”

盛业华告诉记者,在布局地铁骨干线网的同时,轨道公司也将着手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进行相应的准备。

[市内公交]公交6路传递正直清新之气

“六路清风、与廉有约”、“清风正气、干干净净”、“成由勤俭、俭以养德”……

如果你走过芜湖路的时候,抬头一望,就有可能碰上咱们的6路公交主题车,萌萌的卡通车身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6路东起裕溪路与水东路交口公交首末站,西至梅山路安医附属医院,全程14.4公里。“6路线开通于1962年,历经数十载的风雨,目前成为拥有24辆公交车、52名职工的城市骨干线路,年均客运量达147.3万人次。”合肥市公交集团第六巴士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李永超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6路车,打造“廉洁文化”主题,传递正直清新之风气,弘扬社会正能量,是因为它穿过整条芜湖路。他说,“早在2010年,芜湖路就被评为廉政文化示范街。结合这一情况,取‘清风阁’中‘清风’为6路品牌线路命名。“李丽莉是合肥公交集团“首席星级驾驶员”,她说,“每天都沐浴着‘清风线’,感受廉政文化气息,所以,在安全、服务方面,一直鞭策自己要做得更好。”

[绕城高速]将收费亭打造成“清风亭”

莲自不染,洁身自爱莲洁亭;问心无愧,松筠之节问松亭……

相信,路过合肥绕城高速双墩收费站的司乘人员,都会对该收费站一座座典雅美丽、别开生面的收费亭注目观望。

合肥交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纪委书记郭富安介绍,合肥绕城高速双墩收费服务站是合肥市北部交通重要出入口,日均车流量超过1.1万台,高峰时期达到1.8万台,共设四进六出九座岗亭。

针对收费服务站车流量大、辐射面广的特点,合肥交投以廉政内容为主题,采用莲、松、竹、梅、兰的形象贴画,对收费亭进行美化升级,并命名为清风亭。

“清风亭,可以说,是全国首创的廉洁文化宣传载体。”郭富安告诉记者,运用莲、松、竹、梅、兰五种寓意高雅的植物,以贴画的形式将收费亭进行美化,对内提醒教育广大员工,自觉追求高雅品性,时刻保持清正廉洁。

此外,收费亭还主动发放廉洁文化和家风家训宣传卡片,“因其车流量大,辐射面广,发挥了加大社会连接教育功能。”

                         (《合肥晚报》2017年2月13日  徐晋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