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人手记】发挥纪检监察宣传“喉舌”的助推作用

发布时间:2019-12-26 14:24 编辑:柯娟 浏览量:

我来自基层,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已八年。工作调动到纪委后,最开始认为纪委只是一个查人、处理人的单位,而在纠风室、党风室特别是宣传部工作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纪委监委所承担的更重要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惩前毖后。

“治病救人、惩前毖后”这简单的八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却非同一般。传统意义上,查案子、处理人、通报曝光,这样的三部曲,基本上就是外界所能理解到的“治病救人、惩前毖后”,其实不然。作为一个基层纪检监察宣传工作者,对于怎样做好纪检监察宣传、助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有着自己的感悟。

以往的纪检监察机关,给人的总体感觉总是很神秘,不知道纪委的办公环境、办事流程,大部分党员干部对纪委或多或少都有抵触情绪,而群众对于纪委的职能职责也是知之甚少。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说明我们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好,没有向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充分宣传纪委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没有把纪委的大门向他们敞开,没有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既然找到了问题,我们就要去纠正。我们要借助纪检监察官网、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积极宣传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监察体制改革以后监察对象的范围以及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揭开纪委监委的神秘面纱,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素未谋面”的前提下,了解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

监督执纪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基层,真心实意为群众查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在与党员干部进行提醒谈话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些工作日常,往往因为纪委监委工作的“保密”性,而忽视了宣传,久而久之,人们总是认为纪检监察干部都是严谨、严格、高高在上的执法者。宣传工作的任务就是把监督执纪的点滴细节,整理成文字和图集、制作成视频和动漫等等,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展现,让他们充分了解纪检监察机关是个“温情”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有“温度”的干部。

廉政教育方面,与其说是教育,不如说是感染。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语言能打动人、触动其灵魂,我想我们需要换位思考,站位不同、角度不同、感受不同。“量身定做”这个词应该适合每一个廉政教育对象。党员领导干部,受党教育多年,理论知识丰富,针对这类对象,整理一些发生在他们身边同事、熟人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并作深刻剖析,肯定能起到灵魂洗礼的作用。有的村居干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又常年以惯性思维处理问题,对于党纪法规掌握不多,理解不深刻,对于他们,就要重点解读党的六大纪律、常见的职务犯罪罪名及其构成要件与量刑标准等,普及党纪国法,增强他们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的意识。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对象,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理念在他们内心深处铸魂扎根。

对于我来说,能在纪检监察宣传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为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贡献我微薄的力量,是我持之以恒努力的目标。希望在无数个“我”的努力下,纪检监察宣传工作能获得更广泛人群的关注,能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