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业务开拓的关键期,这笔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我们的现金流压力,也让公司发展有了更多资金保障,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日前,面对前来回访的合肥高新控股集团纪委有关工作人员,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行政综合部经理高雅如此说道。
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合肥国为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地球物理探测仪器研发、生产、销售及探测技术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该企业突然接到一笔紧急订单,生产规模亟需扩大,面临资金周转的现实困难。
在一次常态化企业走访中,合肥高新控股集团纪委和担保公司纪检组及时注意到国为电子的困境,迅速启动对接机制,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担保服务方案。“区里帮我们担保对接,速度和效率上都远超预期。材料提交、审批放款,整个流程非常顺利。”高雅说。
自2022年至今,合肥高新区通过“瞪羚贷”“贷投联动”等产品,已累计为国为电子提供授信2300万元,实际放款1300万元,近期还将新增1000万元,为企业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约40%。
“保障高新技术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拓市场,是纪委监督护航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合肥高新控股集团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园区企业需求,主动靠前监督,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及时跟踪问题事项办理进度,破除影响企业发展的“中梗阻”。
“通过把纪检监督‘探头’架设到服务企业的第一线,把政策落实、金融扶持、审批效率、财政贴息等企业高频诉求作为监督切入口,目前已组织纪检干部下沉企业一线开展‘监督+服务’,实地了解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困难,并积极收集企业意见,摸排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合肥高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已走访企业超660家,督促解决问题230余个。
同样享受暖心服务的,还有安徽协创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研发与创新的企业,近年来,安徽协创与某品牌合作,共同推出了新型无人自助咖啡机。
“产品推出后,我们希望通过在地铁这样的人流密集区域投放设备,既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也为市民和工作人员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安徽协创新零售业务总监王冬表示。
在了解到企业的场景应用诉求后,合肥高新区科技局纪检组积极介入,多次与市轨道公司进行对接,协助推进无人自助咖啡机在地铁站内的落地工作。
经过多方协调,今年7月,市轨道公司与安徽协创正式达成合作,并顺利完成设备选址,计划在科大先研院站A口,投放2台无人自助咖啡机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试运营。试运营结束后,将根据实际运营效果,逐步推动该类设备在地铁站的布局。
项目的快速落地,得益于合肥高新区建立的常态化企业服务机制。为精准服务企业,该区明确了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和28个部门对口联系1200余家企业,全覆盖开展实地走访,并通过打造“智慧高新企业之家”平台,将走访收集的融资扩产、用地用房、规划建设等620条企业诉求全量录入平台,建立“收集-录入-分派-办理”线上办理工作机制,已累计推进解决580余个问题,办结率达94%。
“下一步,我们将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以靶向监督为企业纾难解困,推动企业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助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合肥高新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