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基层小微权力运行,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去年9月6日起,安徽省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为解决基层群众的“急难愁盼”提供了反映和投诉的渠道。我市包河区、肥东县被列为试点县(市、区)。
上线以来,平台的知晓率和应用率、办结率、群众满意率如何?近日,记者分别来到包河区和肥东县,实地走访了解平台建设推广和应用管理情况。
包河区芜湖路街道太湖新村社区在居民广场宣传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
着眼“会用管用”,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社区动作很迅速,办理完毕后也立即进行了反馈。”6月22日,在包河区方兴社区,瑞园小区居民王成充分认可“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的办事效率。
原来,王成在“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反映,有业主开挖地面铺设燃气管道,其后地面一直没有恢复。5月5日,接到平台留言反馈后,社区纪委第一时间联系瑞园居委会,现场核实情况。随后,社区纪委和居委会联系物业、燃气公司、业主,多方一起协商解决。5月8日,破损地面已修复。“从接到投诉到修复完工,仅用3天时间完成闭环办结。”方兴社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陈阵说,社区纪委全程跟进,督促相关部门及时答复解决。
包河区依托区纪委监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街道纪工委、村居纪检委员构成三级基层监督队伍,打通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运行全流程监督各级参与通道;建立群众诉求的受理、转办、审核、反馈各环节、全链条闭环管理工作机制,将诉求办理纳入“一改两为”重点任务,对流转办理情况实时跟进、督办,确保“一键直达”、“件件落实”。
“现在,平台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很多群众都愿意通过这个平台来解决急难愁盼的事情。”包河区纪委常委杨圣平说,截至目前,平台受理投诉198件,办结181件。
包河区望湖街道王卫社区搭建宣传台,向群众宣传推广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
聚焦基层,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看,这是我们村的信息公开平台,只要扫码登录,即使常年在外打工也能随时查询到低保、残补等资金发放情况……”肥东县石塘镇浮槎社区马田埠组村民小李正在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上查看低保金发放情况。
平台运行初期,肥东县安排乡镇(园区)、村(社区)对村集体“三资”、村级财务、工程建设项目、发展党员情况等信息在平台上公示,并根据平台界面栏目更新情况,要求及时录入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相关信息,方便群众登录平台后查阅监督。
肥东县店埠镇青春社区居民向社区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事宜。
“除了查看村里的有关信息,还能通过平台反映问题。”小李告诉记者,2021年10月,听家里老人说,有村民私自在自家门前搭建100多平方米的厂房,并长期堆放木材,严重影响村民的出行。“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在平台上反映情况。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处理结果了。”去年10月19日,石塘镇国土所工作人员和社区干部找到当事人,要求自行拆除门前厂房;10月29日,全部拆除完毕。
“群众反映的问题有的不在平台受理范围,但本着‘首问负责制’原则,我们及时进行了转办。”肥东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王龙说,截至目前,该县的平台共接到群众问题反映104件,办结101件,在办3件,平台的小微权力监督效用初显。
总结试点经验,让平台真正管用、好用、实用
孙媛媛是包河区万年埠街道金斗社区的居民。因为工作变动,在庐阳区工作的她一直想把党组织关系转到户籍所在地。“3月初,我在小区看到‘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的宣传后,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登录平台,表达了诉求。”孙媛媛告诉记者,从表达诉求到办理好党组织关系转入手续,只用了3天时间,办理完结后,她还在平台上给了满意的评价。
为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包河区利用区街两级网站、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设置链接,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集中宣传月活动。截至目前,平台访问量达86万人次。肥东县平台访问总量达242万人次。
滨湖明珠社区在志愿服务广场向群众宣传介绍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
精准确权,阳光晒权,推动构建权责明确、公开透明、广泛监督的运行机制。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承接落实省五大类40个项目,并结合本地实际,紧盯突出问题,研究制定N个项目,形成县乡村三级各具特色、同类型单位可差异化的“40+N”小微权力监督事项清单。其中,包河区在“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共发布党务村务工作信息1014条、集体“三资”管理信息1627条、工程建设项目信息807条、财政拨付资金信息3627条,努力做到让群众关心的事人人看得到、看得懂、看得全。肥东县召开涉及公开权力清单的16家县直单位征求意见会,确定5大类33项公开事项清单。
“据统计,自去年9月平台上线试运行以来,全市平台群众访问量已达355万余人次,共接受群众投诉309件,已办结289件,办结率达93.5%。”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平台已建立与12345等平台的互通互联,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与数据资源、政务服务等部门协调配合,督促民政、财政、农业农村等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推动业务信息共享,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将平台打造成规范小微权力、提升监督效能、促进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许帮跃 刘颂 本报记者 苏龙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