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时评】不断彰显清廉之美

发布时间:2025-08-08 17:54 来源:合肥市纪委监委 编辑:合纪宣 浏览量:

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去庸俗、远低俗、不媚俗,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指出,针对错误思想观念影响,加大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度,制定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廉洁文化走进各行各业、千家万户。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清廉元素,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理念,以廉洁文化启智润心、浸润滋养,不断彰显清廉之美,让清廉成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清廉之美在北宋名臣包拯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包拯,安徽合肥人,世称包公,一生清正廉明,夙夜在公,一心为民,“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是其真实写照。《仁宗实录·包拯附传》称他:“居家俭约,衣服、器用、饮食,虽贵,如初宦时。”包公家风肃然,“孝肃渐贵,夫人与公终日相对,亡声伎珍怪之玩,素风泊然”。包公长子包繶,授官太常寺太祝,廉洁自律。包公次子包绶不论在何地任职,都能清苦守节。著名的包公家训更是为后人称道。

清廉之美,就在于包公这种不染尘埃的纯粹,在于这种超然物外的品格。这种美,不是浮华的外表,而是内在的高洁,不是短暂的闪耀,而是永恒的坚守;这种美,美在其对人性光辉的永恒追求;这种美,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成为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

这种美,也在我们身边,在每一个坚守正义的人身上,在每一个坚持真理的人心中。

彰显清廉之美,要把准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将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诠释清正廉洁的当代意义;彰显清廉之美,要充分运用文学艺术等鲜活表达方式,以小切口、小视角、小故事展现大主题、大内涵,兼具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彰显清廉之美,要融入社会生活,呼应人民群众对清正廉洁的热切期盼,体现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清廉之美可爱可信可敬,让每一个人可感可知可及。

以清廉为镜,殷鉴为政之得失。以清廉为矩,规正人生之轨道。以清廉为光,烛照内心之善美。在这个纷繁的世界里,彰显清廉之美,引领世人“修齐治平”,臻于至善。(合肥市纪委监委 唐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