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对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在党中央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三令五申要习惯过紧日子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情况下,仍有个别地方纪律规矩意识不强,无视相关要求,打折扣、搞变通,浪费宝贵的公共资金,造成不良影响。对此要高度警惕,整治形式主义必须持续用力,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紧盯不放,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曝光,以儆效尤。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是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为了所谓的“形象”“面子”,花费甚至浪费大量公共资金在非必要非急需项目上,得不偿失。此次通报的山西省清徐县违规将县政府综合办公楼仿古屋顶及外立面涂装、政府综合办公楼亮化工程等打包到县城水系生态治理及城市停车场惠民工程中,在城市广场建设了多处景观小品,实际形成支出共计2400多万元。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对外交流中心存在过度装修问题,建设过程中,使用进口石材拼花、手工羊毛地毯、玻璃幕墙等高档材料进行豪华装修,园林绿化工程总花费697.4万元,智能化信息系统造价超过1.2亿元,其会议中心装修成本更是高达5489元/平方米,是建设成本的近2倍。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背后往往隐藏作风、责任、腐败问题。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就是搞形式主义,背后是功利主义、主观主义作祟,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满足于做表面文章,重显绩不重潜绩,重包装不重实效。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能够“一路绿灯”,暴露出有的地方相关部门和人员把关不严,甚至主动为之,监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责任缺失。更有甚者,有的地方“一把手”图虚名、务虚功,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并从中牟利,幻想“政绩”金钱双丰收。刚刚一审获刑16年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委原书记郑俊康在任时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未获得国务院批复的情况下,要求有关单位以举债融资等方式建设柳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企图“先上车,后买票”。结果,该项目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