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走读式”谈话是当前贯彻落实纪律审查“四种形态”过程中经常采取的谈话方式,既是新情况,又是新风险。巢湖市纪委监察局坚持把安全工作摆在纪律审查的首要位置,筑牢思想、风险、责任、组织、技术“五道防线”,不断推进纪律审查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确保走读式谈话“走心不走样”。2014年以来,巢湖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61件,同比增长160%。其中开展走读式谈话1000余人次,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一、抓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思想上的高度重视,是确保纪律审查安全的基本前提。巢湖市纪委始终把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放在纪律审查工作的首位,从讲政治、讲大局和维护党纪国法严肃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纪律审查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纪律审查工作,违反审查工作纪律就是违反政治纪律的理念,坚持安全教育常态化。一是深化学习教育。采取集中授课、以会代训、案例剖析等方式强化学习教育,做到凡上级关于加强纪律审查安全的文件必学,凡涉及《关于纪律审查安全事故的情况通报》必读,凡涉及安全管理上的问题隐患必查必纠,定期组织总结分析,杜绝松懈麻痹思想,从而不断强化纪律审查的安全意识。二是坚持岗前培训。在每次案件启动前,专门召开会议,围绕案件查办流程、办案注意事项、纪律审查安全等方面,对所有纪律审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重申办案纪律、安全和保密规定,坚决做到“三不上岗”,即:安全意识不强不上岗、办案程序不熟悉不上岗、遇有突发问题不会处理不上岗,将安全工作“小题大做”,确保万无一失。三是加强风险研判。在开展正式谈话前,注重收集违纪证据,避免因仓促上马、急于求成,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注重收集谈话对象的基本信息,尤其密切关注其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生活社交等情况,寻找谈话突破点,规避安全风险点;注重收集谈话对象健康信息,及时调取谈话对象近期就医及病史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预案。
二、抓关键环节,筑牢风险防线。我们把安全管理贯穿于纪律审查的全过程,紧紧围绕“谈话前、谈话中、谈话后”三个关键环节,加大走读式谈话监管力度,构筑走读式谈话的风险防线。一是坚持事前有审批。建立谈话室申请、审批、使用管理制度。使用谈话室前,案件承办室必须填写《谈话室使用申请表》,注明案件承办人、谈话对象、使用时间等信息,报请委局领导审批,由案管室履行登记手续后方可使用。二是坚持过程有记录。谈话对象进出谈话点必须严格专人接送制度,无论何时何种情况都必须确保接送全程不漏人,实现无缝对接;严格随身物品登记制度,填写《谈话对象出入登记表》,并由送达人与谈话人共同签字确认交接;严格案管实时监督制度,案管人员对谈话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落实、被调查人合法权益保护以及纪律审查人员落实责任、执行纪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出现隐患立即制止,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坚持事后有反馈。案件承办室对谈话室使用情况要有反馈,由案管室指定专人进行交接检查;接送人员对谈话对象送达情况要有反馈,随时掌握谈话对象的行程动态,确保安全送达;案管人员对谈话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情况要有反馈,注重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做到事必回复,日清日结。
三、抓制度落实,筑牢责任防线。完善的制度是实现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的保障,必须通过建章立制,使承办人员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逐步形成常态长效机制。巢湖市纪委从三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效的纪律审查安全工作制度,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安全措施落实到位。一是从落实责任上入手。制定《纪律审查安全工作责任制度》,构建“五级责任体系”。其中,主要领导负总责,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案件亲自过问;分管领导牵头抓,综合分析,协调调度,督促落实安全措施;业务部门具体抓,切实履行纪律审查和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办案人员直接抓,随时掌握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和处理措施;案管人员全程抓,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当场制止纠正。同时,明确规定对因责任心不强或违规审查造成严重纪律审查安全事故和意外事件的,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从办案纪律上入手。早在2014年,我市就出台了《纪律审查工作十项规定》,明确办案人员“十不准”:不准侮辱、逼供、体罚被调查人员,不准以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式收集证据;不准将谈话对象留滞过夜,谈话在当天24时前必须结束;从严规范办案人员言行举止,确保安全、文明办案。三是从日常管理上入手。制定了《谈话室使用管理规定》、《监控中心管理规定》和《案件调查人员安全工作职责》,完善谈话室管理使用检查机制,落实专人负责,不定期对管理状况进行检查,确保办案场所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充分保障安全办案。
四、抓队伍建设,筑牢组织防线。干部队伍是确保安全文明办案的关键因素,巢湖市纪委利用内设机构改革、县乡两级纪委换届、乡镇纪委书记专职调配等契机,切实配优配强纪律审查队伍。一是充实机关执纪队伍。内设机构调整后,监督执纪部门达到8个,占内设机构总数的80%,直接从事监督执纪人员占总人数的60.6%。新增设2个纪检监察室,选配了政治过硬、业务熟练、安全意识强的精干力量,纪律审查队伍的力量进一步加强。二是组建办案预备队伍。2014年,我们从乡镇、街道、政法、审计等部门选拔38名优秀年轻干部组建办案工作预备队,随后又从新录用公务员、转业干部中挑选人才不断充实队伍,现已达到75名。预备队成员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近年来,先后有73人参加了省市纪委办案陪护,有18人因工作调动或工作不适应被及时调整。三是整合一线协作队伍。根据地域划分,将17个乡镇街道和1个经开区整合为四个纪检监察协作区,从各乡镇、街道分别抽调1名纪检监察干部到所属协作区工作室集中办公,协作开展片区内的信访受理、纪律审查和巡察监督等工作,整合凝聚一线的执纪监督力量。同时,采取到市纪委业务部室跟班学习锻炼的方式,对协作区人员进行轮训,使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尽快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五、抓案点建设,筑牢技术防线。巢湖市纪委始终把硬件建设作为纪律审查安全工作的重要工程来抓,2013年起,专门租用了三间周边环境安静、相对封闭的一楼房间作为纪律审查谈话点,从而有效减小外界干扰,确保办案安全。2015年10月,根据省市纪委关于《县(市)区纪委纪律审查谈话场所建设参考标准》的通知要求,巢湖市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新的标准化纪律审查谈话场所,2016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一是设施配套高标准。谈话点设置了3间谈话室,配套建有监控室、应急室、案管室、会议室等,设施配备齐全;谈话室严格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进行了软包吸音处理,确保安全无死角;安装视频监控设备,对谈话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使谈话对象始终处于办案人员和案管人员的视野范围内,监控视线全覆盖、无盲区,为安全文明办案提供了硬件保障和技术支撑。二是谈话场所多功能。在加强纪律审查安全的同时,谈话点与警示教育展厅共同构筑巢湖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集纪律审查、宣传、教育、警示多项功能于一体。通过现场观摩、对比教育、警示提醒等形式,为全市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个接受警示教育的平台。今年8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2500余人参观,小基地切实发挥了大作用。三是应急处置有通道。为防止和妥善处置纪律审查过程中涉案人员出现突发疾病等意外情况,我们与本地的合肥市第八人民医院、巢湖市城北派出所分别建立了快速反应“绿色通道”,专职医疗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对谈话对象的日常问诊和巡诊,遇到突发事件时,可在10分钟内到达医院,公安干警也可在10分钟内到达谈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