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贷款及时到位,让研发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合肥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手持贷款批复函感慨道。此前,高新控股集团纪委在走访中发现,中小科创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窄、审批周期长、授信额度不足等难题,部分企业核心研发项目因资金短缺濒临停滞。
企业诉求即监督哨声,高新控股集团纪委迅速牵头建立“政府搭台、银企对接”服务机制,联合区财政局等部门组建专项小组,定期摸排企业融资需求。联动商业银行举办银企对接会,定制适配融资方案。整合“合创券”“瞪羚贷”等政策,对履约企业给予贷款发放当年年初LPR的50%利息补贴。多方协同下,企业成功获批百万元贷款。
破题不止于应急纾困,更着眼长效机制。高新控股集团纪委构建“制度+监督+科技”三维监督体系,督促业务部门制定《参控股基金监督管理办法》等5项制度,将尽职免责原则嵌入工作指引,划定纪律红线的同时消除干部担当顾虑,建立全链条监督清单。通过列席投资评审会议、审核尽调文件等方式,强化对基金业务“三重一大”事项的监督。依托投资大模型,动态扫描被投企业工商变更、司法涉诉等异常信号,有效阻断“带病投资”。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培育经营主体的重要土壤。今年来,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不断优化监督方式,提升监督效能,聚焦营商环境中的难点堵点,用监督“硬约束”助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我们将持续深化信贷资金‘阳光通道’建设,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筑牢廉洁防线,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科创企业。”高新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新区纪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