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引进‘量子云印章’以后,工作人员的效率大幅提升了,群众来办事也更加快速便捷了。”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始信社居委纪检委员说道。
今年以来,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全面推广“量子云印章”,积极将量子通信技术、AI智能识别技术运用到公章管理,让每一个盖章过程可防控、可监管、可追溯,有效增强了基层监督的精准性、有效性。
通过建立“村(居)用印、部门监管、纪委监督”闭环工作机制,区纪检监察工委牵头抓总,7个街道(社区)分别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负责日常监管;71个村(居)主要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并明确专人负责印章管理;各街道(社区)纪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职责,将“量子云印章”工作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督促印章使用管理落实落细。
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严格规范项目采购,严把重要关口,严把采购需求、文件编制、项目评审3道重要关口。召开产品介绍会,邀请3家服务单位现场演示,仔细研究产品资料,综合比对产品类型、设备参数、功能细节等,确定采购需求;多轮细化评审标准,形成包含产品功能、产品资质、企业服务、商务4个方面20项内容的《合肥经开区“量子云印章”服务评价细则》,做到各项指标客观、精准;坚持公开、透明,项目采购公告、答疑、结果公示全流程在管委会网站公开,评审环节全程接受监督,并邀请第三方专家参与,确保项目采购合规、有序。
在完善项目采购的同时,建立“区级示范培训+街道(社区)重点培训+村(居)全员培训”三级全覆盖培训机制,形成重点突出、分层分类、逐级落实的工作架构。区级层面,围绕“量子云印章”在强化基层治理、助力小微权力监督方面作用发挥进行系统介绍;街道(社区)层面,突出具体操作流程及日常设备使用维护业务培训;村(居)层面,强化培训落实,通过“手把手”教学、“一对一”解答,实现人人精准掌握。突出关键环节,紧盯“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把监督做实做细做到位。培训前做好三方对接,督促产品及时到位,协调培训顺畅衔接;培训中做好全程督导,深入各街道(社区)、村(居)现场督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培训后做好跟踪问效,动态了解使用情况,做到“日跟进,周督促”,强化培训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经开区71个村(居)委会和23个经济合作社已全部完成量子云印章部署、培训和使用工作,共召开培训会25场,覆盖700余人次,用印9280次。“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将数字化、信息化技术融入日常监督工作,全面提升效率与精度,不断织密监督网络,督促权力规范运行。”经开区纪检监察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纪工委)